為全方位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“加快‘最多跑一次’改革的延伸拓面,推動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”的決策部署,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在省市局的大力指導下,積極推進專業市場和農貿市場“五化”提升工作,通過集中攻堅,杭州余杭倉前貫農農貿市場、杭州余杭余杭鎮農貿市場、杭州余杭江南絲綢城、杭州江南家居廣場、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等5家市場均已通過驗收,共投入資金1893.82萬元,完成服務提升項目194項,工作成效明顯。
1高站位謀劃,凝心聚力抓重點
章一文副局長調研指導水產批發市場五化市場創建工作
陳如根區長、葛建偉副區長檢查水產批發市場
#一是以改革的高度強化統籌謀劃
余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,第一時間制發工作方案,成立由分管區領導為組長的“五化”改造領導小組,為工作推進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。區政府主要領導、分管領導多次實地調研和協調推進“五化”改造工作。
#二是以專業的角度強化改造指導
省局章一文副局長、市局古濤副局長親臨水產批發市場指導,省局市場合同處聯合市、區局和市場管理方成立工作專班,每周召開現場例會。余杭區市場監管局指定兩名中層干部專門聯系市場現場辦公,以交易不斷、改造不停、進度不拖、質量不降為目標,加快推進改造工作。
#三是以更大的力度強化工作保障
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,在對“五化”創建工作在財政上給予充分保證。同時,為了保障改造工作順利推進,余杭區市場監管局還協調屬地鎮街和相關部門,在農副物流中心等特別區域,設立綜合管理工作組,統籌解決周邊交通、停車、服務設施等復雜問題。
2高標準建設,克難攻堅破難點
余杭區市場監管局胡昕局長檢查指導五化市場建設
工作人員現場指導市場開展“五化市場”創建
#一是找準問題癥結
余杭區市場監管局將“五化”創建標準逐一分解,幫助市場查找短板弱項,提煉優勢強項,制定“一場一清單”。在水產批發市場,工作專班重點梳理了市場整體環境差、內外交通堵和綜合服務弱三大痛點,為市場改造明確了方向。
#二是強化部門協同
針對各市場在改造中出現的政務一體機、場外停車秩序、志愿服務等共性問題和其他個性問題,通過組織協調會、圓桌會等形式,積極征求市民意見,協調職能部門解決,形成工作合力。
#三是打造“一場一品”
各市場根據自身實際構建符合自身發展的改造提升模式。其中水產批發市場以數字賦能、標準引領為理念,大力應用市場綜合數字化管理系統推動智能安防和陽光餐飲落地,并通過起草標準引領農批市場“五化”改造之路,先后投資692萬元改造項目81項。
3高質量發展,轉型升級顯亮點
水產批發市場海鮮美食體驗式餐飲服務
倉前貫農農貿市場舒適的購物環境
#一是展現了市場環境新面貌
通過對市場建筑、店面、設施等整修,極大改觀了原來市場“臟、亂、堵”的形象,進而給消費者提供“最多跑一次”政務服務、便民設施等增值服務,市場經營戶、客戶和消費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大提升。
#二是實現了智慧管理新升級
除了推動市場內物業、經營戶信息化集成管理、智能化公示查詢平臺等智慧化手段,余杭還重點在水產批發市場推行以“融食安+食安健康碼”為核心的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,初步實現水產品“來源可溯、去向可追”,有效防范輸入性安全風險。
#三是激發了市場發展新活力
各市場堅持以改造促提升,以提升促發展,進一步推動傳統市場向現代化市場轉型。特別是水產批發市場,通過優化海鮮美食體驗式餐飲服務,市場人氣迅速提升,市場經營業態更具競爭力。同時通過打造精品水產展區和網絡直播兩個平臺,創新市場產業鏈發展,市場運營模式正邁向“產地優選+平臺認證+終端體驗”的區域產品銷售體驗和物流配送一體化新型供給側產業鏈模式,著力打造商貿樞紐型市場。
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各大市場的全新樣貌吧
倉前貫農農貿市場:
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水產品批發市場:
余杭鎮農貿市場:
轉載自 微信公眾號:余杭市場監管
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