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日,全省商品市場“五化”改造轉段動員會召開,會上介紹首批商品市場“五化”改造工作已提前7個月完成,實現商品市場五化(“便利化、智慧化、人性化、特色化、規范化”)改造260家,超額完成13家。一起來看看具體是哪260家~
浙江目前有農貿市場2183家,專業市場1143家。2019年全省商品市場共實現成交總額2.3萬億元,約占2019年浙江商貿批零交易總額的五分之一。
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自8月4日全面啟動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的“五化”改造。據統計,浙江首批商品市場“五化”改造累計投入資金10.7億元,涉及市場經營戶14.4萬戶,完成改造項目6486個。經過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驗收,260家市場均高分通過,平均分達95.6分。
浙江商品市場“五化”
全省新增“政務一體機”211臺,配置休息室477間、快遞存放柜433組、共享雨傘5961把、共享充電寶2284組等,增設電動車充電樁961個、電瓶車充電點2015個。
市場重新優化場內車輛通行線路,實行客貨分流,有78家市場實行了“先離場、后付費”等車輛管理制度,159家市場實現了餐飲、銀行等服務全配套。
按照“通用+自建”相結合的整體推進思路,260家市場實現了“智慧化”應用全覆蓋。完善多系統互通互聯,203家市場自主開發APP小程序,實現“掌上辦”;農貿市場共應用14044臺溯源秤、現場制售實行“陽光廚房”;200家市場上線微信公眾號……
市場增設無障礙通道、全面開展制止餐飲浪費行動、落實垃圾分類、嚴格限塑管理、持續推進節能減排等。
據統計,全省共改造了“第三人”衛生間379個、母嬰房248間;增配AED心臟除顫器212臺,配置急救醫藥箱、血壓儀降壓藥等設備363套;有條件的市場還設置了微型醫務點等。
全省商品市場“五化”改造提升注重商品流通、培育電商、增強創意、打造地域性等四塊內容。
完成“五化”改造的市場全部設立消費維權專職調解員制度,3231件消費投訴全部實現“零升級”“零出場”;全部建立“經營戶誠信檔案”,推行誠信水平與市場攤位招租、租金價格等相掛鉤的獎懲機制。目前,全省已有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2家,培育市場5家。
目前,全省第二批商品市場“五化”改造工作已經啟動,到2021年底,全省五星級、四星級農貿市場和專業市場將實現“五化”改造達標全覆蓋,全省80%以上的城區三星級農貿市場和商品市場達到“五化”改造標準的目標。
轉載自 微信公眾號:杭州發布
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